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之窗 >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担当——我的“核心素养”观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担当——我的“核心素养”观

2016年04月25日 10:07:41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访问量:6942 作者:陈树杰

编者按:“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教育部在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并将其摆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新课程标准制订的核心依据。近日,经过教育部课改专家研究形成的“核心素养体系”公开,即: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和70个关键表现。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关于学科落实“核心素养”的文章开始见诸报刊,大多围绕已定的核心素养体系展开论述,而首都师大陈树杰教授“我的核心素养观”,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对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理解,希望能引发大家对核心素养更深入的讨论。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担当

  ——我的“核心素养”观

  首都师范大学  陈树杰

  摘要 文章在分析素质和素养的内涵及其适用范围的基础上,阐释了人们素质结构的内容、特点及其在人才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从对我国近代教育成功案例的分析得出:面对社会需要,人才成长过程中最关键、最重要、最具价值的共同性的内在因素即是核心素养。联系我国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与优化素质结构的要求,一脉相承地提出了学会求知:会求知,求真知;学会做事:会做事,善共事;学会担当:勇担当,能担当的“三个学会”核心素养主张。

  关键词 素质结构;核心素养;学习;做事;担当

  在实施新课改15 年以后,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和“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随后,教育部又组织专家研制《核心素养体系》,作为落实课程目标的依据,目前,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正在成为教师热议的焦点。本文拟就其中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和同志们交换意见。

  一、素质与素养是什么关系

  在我们的话语体系中,素质和素养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素质特指有机体生来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也就是生理学上所说的先天遗传因素。作为生理条件,人的素质无疑为人们的心理发展提供了自然前提,是实现其各项能力发展必要的物质基础,所谓素养则是指人们经由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学识、品德、技能或技巧等等。素养是人们通过学习,以及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交往过程逐养成的。与素质不同,它是后天形成的,是人们通过教化方能习得的。尽管素养是人们在其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和建构起来的,两个概念都和教育有着紧密联系,但它们毕竟具有不同的内涵。

  上世纪末,为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人们创造性地提出素质教育的主张,以及随后这一主张渐成社会共识的过程,人们对素质这个概念的理解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今,人们更倾向于将素质理解为: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点及其质量水平。素质和素养之间的区别淡化了,消失了,在人们的心目中,二者已然成为一组同义词。日常生活用语和行文中,素养和素质两个概念相互代用的情况比比皆是,习以为常了。

  如果说上述两个概念还有什么区别的话,大多只表现在使用的范围和场合上。在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基础教育中经常使用的素质概念,用于成人和专业教育时,则通常会为素养所取代。例如我们可以讲:素质教育是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们的素质质量和水平的教育;也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人们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条件下生存、生活和发展所必备的素养等等。总之,一句话:在儿童和青少年那里被称为素质的东西,在成人那里则常常被称为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不妨把素质理解为发展中的素养,素养则是更成熟的素质。

  笔者所以不厌其详地诠释素质和素养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其适用范围,实在是因为二者对于我们下面将要讨论的问题太重要了,只有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才能够对由这些基本概念衍生出来的,诸如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体系等新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否则,没有共识,对于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将很难进行。

  二、核心素养是怎样定义的

  平心而论,笔者是衷心赞成关于核心素养的主张的,而且认为当前提出核心素养的举措恰逢其时,对实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乃至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问题是定义核心素养,一定要从中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实际出发,一定要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形成与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实实在在,不能玩文字游戏,要让学校师生好理解,可操作。

  在人们对素养的内涵已然界定清楚的情况下,研究核心素养的问题,还必需对“核心”的概念以及所以会成为核心的理由也要达成共识,才能确定到底什么是人们所追求核心素养,进而展开对相关问题的讨论。

  人的社会性、人才成长的过程性,以及人才规格的多样性,使得人才形成和发展的情况十分复杂,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的形成有着显著的个性特征。然而,事情无论多么复杂,总会有规律可循。研究国内和国外、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类成功人士的经验和教训,追寻他们所以能够在所处的环境和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个中缘由,条分缕析提炼致使他们所以成才的各种因素,其中最关键、最重要、最具价值的共同性的内在因素,就是我们需要的所谓核心素养。人们会发现,核心素养在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形成过程中都会发挥某种共通的作用,它们是统帅人才成长的“纲”。抓住了它们,就有可能抓住了教育的“牛鼻子”,就能纲举目张,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有两个教育案例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当年战斗在解放区的“抗大”及其各个分校,毛主席亲自为它们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连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的校训,简明扼要,无异于对抗大学员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抗大为抗日战争、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干部,为新中国的创生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个案例,是远在大后方的“西南联大”。据当事人总结,“爱国、正义、刻苦好学”是学校师生的“基本共性”,这也可以说是学校在抗日后方艰苦条件下办学实践中,师生逐渐形成的核心素养,在国家多难之秋,是师生的这些素养成就了学校“学术重镇、人才摇篮和民主堡垒”的绩业。办学8年,学生投笔从戎直接走向抗日前线的达1300多人。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算起,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科学院(包括哲学社会科学部,即后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其中联大师生当选院士的,有193名之多,许多人成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引路人,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全面阐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未来和学习问题的理解。论述得到世界上众多有识之士的认同,16年前中国新课改也曾从中汲取营养。

  上述国内办学的成功经验,以及国际社会对未来教育发展的真知灼见,无疑都可以在研究核心素养时予以借鉴。

  近来,笔者的一位在中学从教多年的学生,用微信传给我一幅“学生核心素养”图,说是听一位教育专家报告时得到的,图的内容从《光明日报》2015年12月8日的署名文章《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中得到印证。这是一份自教育部文件下发以来,殊不多见的专家们研讨核心素养问题的一次记录。据专家介绍:“现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并指出核心素养即是“个体在21世纪生存、生活、工作、就业”“关键”和“共同”的素养。经查,所谓9个核心素养,来自于核心素养体系研制者对“全面发展的人”的理解,即在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为三个维度之下,各提出3项要求,合起来即成为所谓的9个素养。其思维逻辑如下: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上述思路当然可以用作借鉴和参考。只是这面面俱到的要求,很难讲是核心素养,因为就常识而论,多核心就是无核心。9项素养的平行排列,了无重点,更像是一份“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图式,只是作为对“理想”的表述还不尽完善,不够准确。例如,在自主发展维度下,将显然不是同一层次的学会学习与生涯规划等同对待;在文化修为维度,对科学的要求仅仅是精神,审美要求仅限于情趣等等,似都值得商榷。笔者甚至想,倘以这样的图示之于教育,恐无异于按图索骥,非但培养不出千里马,即使有宝马良驹站在面前,以如此标准逐项对照,怕也会失之交臂。需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全面发展都是各具特色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的人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从事教育,也和干其他任何工作一样,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不知道抓或不会抓住核心素养这个重点,或虽然知道抓,却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和要害,政策也会剑走偏锋,充其量都只会落得事倍功半的结果。更令人担心的是,以这样的标准“设计教学、命题、作业、考试”,全国不分东西南北中,城乡一体化地推行下去,即使出发点再好,恐怕也很难不异化成为新一轮应试教育高潮,从而断送核心素养倡导者们美好的初衷。

  三、核心素养与素质结构一脉相承

  什么是核心素养,又该怎样定义核心素养和核心素养体系?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素质教育的现实出发,从对人的素质结构的认识切入,进而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上世纪末,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观和人才观开始从“唯分数、唯知识、技能”向“全面育人”转变。起初,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曾经引起社会热议。各种观点交集,结果却莫衷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很快便以“依法施教”为由,将讨论引向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然而,关于什么是素质,以及怎样进行素质教育的争论至今也没有停止过,甚至有关什么是素质这样的基本问题,也依然是见仁见智。

  依前述对素质概念的理解,人的素质具有复杂的结构性,它是由不断成长、互相依存又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基础系统、功能系统和动力系统三个不同部分组成的:基础系统,包括知识、技能、体魄等要素,为人们适应自然和社会,实现自我发展,提供了基础性质的条件;功能系统,是指能够使基础系统各要素得以发挥作用的因素,包括方法、智力(也称能力)和意识等,基础系统与功能系统又合称知能结构;动力系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价值观,是它决定了人们发展的方向及其质量和水平。素质结构就是这样一个以价值观为核心,以知能结构为基础形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三个子系统大体上可以分别与三维目标中三个维度相对应。素质结构的良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自身发展水平的高低和成就的大小。实施素质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本质上就是要不断地创造条件,有效地提升人们素质结构的质量和水平。

  反思素质教育实施历程,实事求是地总结我们的经验和教训,适应科技革命和社会高速发展对人才规格与日俱进的新要求,研究素质结构各个要素在人才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并将之与核心素养联系起来考虑,从中提炼和规范符合中国教育现实,又能承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建议核心素养不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和学会担当。

  学会求知。即会求知,求真知。求知的本质是认识世界,求知的过程也即是人们形成和完善自身素养的过程。求知,要遵循认知规律,也即处理好认知过程中,知与行同生共长、辩证统一的关系。知识不外乎两种: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都要认真学习,潜心把握。两种知识的学习,内容、方法和途径各不相同,但都要“求实、求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坚持真理,讲求证据,规避偏见,挑战常规,是获得真知必需的条件。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是专业素养的重要特征,也是作为人才自身发展、报效国家、回馈社会的主要载体和手段,是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适应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特点和需要,必须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逐步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学会做事。即会做事,善共事。做事不仅是学习方式,而且是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其本质是除旧布新,对世界的建设或改造。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就要学习并具备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和本领,为了把事情做对、做好,有效地提高做事的效率和效益,需要按规律行事,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维和研究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设计与制作能力,组织与运筹能力。当今世界,合作和共享,共处和包容,正在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具备合作的意愿与合作的本领,熟悉社会的游戏规则,培养角色意识,主动服务他人和社会,是未来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此外,为了个人和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还需要培养关爱自然和环境,关爱社会和他人的情怀和品格,以及长于生涯规划,主动获取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会担当。即勇担当,能担当。担当,涉及主体性和责任心。人们对自己、家庭、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乃至对待整个人类都要负以责任。社会地位各异,分工各不相同,能力亦有区别,人们所能承担的责任自然各不相同,但一事当前,敢于负责的胆识,并能在实践中有效而真实地负起责任,实在是要求人们特别是其中佼佼者的一项核心素养。培养敢于担当,

  能够担当的一代新人,有必要突破“以德为主”“以德为先”的德育定位局限,践行“以德为魂”、厚德载物的宗旨。坚持德育实践原则,切实培养学生自信、自立的精神和情怀,引导学生从小即能清醒地认识自我,勇敢地面对责任,心地光明,襟怀坦白,重信守诺,恪尽职守,敢挑重担,不推脱,不掩饰,不追风,不矫情,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从小事做起,逐步形成为国家、为民族“立德、立身、立功、立言”的心性和品德。

  陶行知先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践行前述三项核心素养,真正做到会求知,求真知;会做事,善共事;勇担当,能担当。学生的发展也可能还不够那么全面,但他一定属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属于适应社会需要,又能引领社会发展的人,属于当今社会顶天立地真正的人。

  参考文献:

  [1]陈树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0.

  [2]袁振国.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N].光明日报,2015-12-08.

  [3]胡邦定.西南联大是怎样办大学的[J].炎黄春秋,2015(9).

  (原载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2期)

编辑:陈里勇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 版权所有 咨询QQ:382541681
联系地址:福建省安溪县虎邱镇湖丘街1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闽ICP备19021082号-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